風景攝影必要常用的三種濾鏡:偏光鏡、減光鏡與漸層濾鏡
風景攝影必要常用的三種濾鏡:偏光鏡、減光鏡與漸層濾鏡
濾鏡是風景攝影必備工具,善用各種類型的濾鏡,可增加相片的細節,節省後製時間,更重要是濾鏡的使用可拍攝出後製無法製造的效果,對於喜愛風景攝影的人,濾鏡的功能與使用是必要的課程。
偏光鏡
偏光鏡的構造:偏光鏡通常是由1~2片透明的光學玻璃,中間膠合一片塑膠材質的偏光膜組合而成。
偏光鏡主要的功能:
1. 抵銷偏振光。
2. 減少反射光,還原物體色彩飽和度。
偏光鏡消除偏振光的效果是電腦後製無法取代的。偏光鏡能有效減少岩石、植物葉面等非金屬類的反光,令岩石與植物顏色更加清楚與飽和。
偏光鏡是風景攝影裡不可或缺的濾鏡之一!其功能是過濾掉物體表面的偏振光,主要在消除物體表面的反光,使被拍攝的景物影像更加清晰或是色彩更鮮艷飽和。
偏光鏡必須透過旋轉發揮效果,使用時可以一邊轉動偏光鏡透過取景窗觀察,或是經由相機的LIVEVIEW功能放大所要消除反光的地方,旋轉偏光鏡到反光處減弱到最弱或是完整消除。
通常透過觀景窗直接透視CPL的濾除效果時,只要是反光部分由亮轉到最暗的時候,就是消除反光最佳的角度。
![]() |
要拍水邊到映或反射天空的題材就是要轉到反射最亮的地方,或是不要使用偏光鏡。(拍攝使用ZERO GND SOFT 0.6) |
使用偏光鏡:過濾陽光多餘的偏折光
![]() |
上圖為偏光鏡未旋轉時。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植物表面的反光顏色較淡,金針花的顏色也是如此;天空顏色只有淺藍,水面明顯映著天空的淡籃。 |
ND鏡
![]() |
ND 是(Neutral Density)的縮寫,Neutral Density字面直接翻譯為"中性密度鏡"。
ND鏡的特性是整片鏡片呈現同一個灰度,減光能力越強的鏡片灰度越黑。ND鏡後面的數字代表的減光倍數。
![]() |
ND8就是減光能力8倍的鏡片(ND8就是透光率只有1/8的鏡片) |
ND鏡後面的數字代表減了多少倍的光進入相機,也代表裝了ND鏡後,快門要減慢多少倍數,例如本來設定是f/16、ISO 100、1s,加上ND8減光鏡後曝光時間要增加為8倍,在整體曝光值不變下,同樣f/16、ISO 100、快門減慢至8秒 (1s*8→8s),照片的亮度才會一樣;原因在於ND8就是透光率只有1/8的鏡片。所以!沒裝任何鏡片的曝光值是快門1秒,裝上ND8以後光線被減弱8倍,所以曝光時間要提高8倍才可以拍到一樣的亮度,由1秒要改成拍到(1 乘以 8)8秒照片才會一樣亮。
減光鏡的標示是以減光倍數來標示,ND後的數字是減光功能的倒數,例如ND 8即是只通過1/8的光線,亦即是-3EV(3格:2→4→8),也有人用減3格來稱之ND8,原因就是減一格光拍照就需加一級曝光補償(曝光時間*2)。而ND8減了3格光線進入相機,要拍到原來的亮度就是必須用3級曝光補償(曝光時間3級:*2→*4→*8)。
而ND1000就是透光率1/1000的鏡片,減光能力1000倍的鏡片,就是減光10EV(10格:2→4→8→16→32→64→128→256→512→1024)。
沒裝任何鏡片的曝光值是快門1/4秒,裝上ND1000以後,光線被減弱1000倍,原來的曝光時間1/4 乘以 1000 等於250秒,照片就會一樣的亮度。 相對的! 如果用格數來推算曝光時間:ND1000減光10格,1/4→1/2→1→2→4→8→16→32→64→128→256,意思相同!
ND鏡、減光鏡是整片的面積都是同一個灰度(密度),全畫面的減少進光量,風景攝影裡面ND鏡的功能是"減少全畫面的進光量"而延長快門時間"拍攝動態模糊。
![]() |
下圖於大白天使用ND4000,曝光時間由上圖的1/26秒延長到240秒, 讓緩慢移動的積雨雲拖曳成影形成流雲。 |
- ND8 : 適合絕大部分的場景使用,例如溪流、瀑布,這些場景對於水流的霧化不適合太過於強烈,保留一定的拉絲效果就好(曝光時間大約為0.3~1秒),這時候ND8最為適合。
- ND32\ND64:在強烈的陽光下拍攝溪流與瀑布場景,搭配光圈與iso,可以讓快門降到1/15到2秒時使用。
日落以後\天亮以前可以讓快門降到30~60~120秒時使用。 - ND1000 : 適合早晚黃金時刻拍攝海邊,快門最多可以拉長到30秒-1分鐘左右,讓海浪拍出棉花糖般的效果。
日落以後\天亮以前可以讓快門降到120~~240秒時使用。
在風速較快時拍攝天空拉出雲線,讓天空呈現動感。
大白天裡拍攝街景,可以把快門慢到30秒讓街道人群流動模糊。 - ND4000:ND4000的功能與ND1000相同。大白天裡想要讓快門降到4-30秒的慢速快門,讓海浪、潮水拍到一定的霧化效果,或者風速較慢時拍攝雲層的拉絲效果。
拍攝太陽日蝕時,相機最高快門無法曝光,ND1000\ND4000可以讓曝光快門低於相機的最高快門。
延伸閱讀: 快門與快門速度

漸層減光鏡簡稱GND
1. 一開始我把鏡片移動到適當位置時,漸層鏡的灰度與過度自然消失,漸層鏡不會在畫面出現明顯交界線
3. 最後!我把鏡片再移動到適當位置,天空亮度不變、天空與地面的反差接近,地景自然增亮與天空的亮度均一!
ND減光鏡 與 GND漸層減光鏡 不同。
ND與GND的功能不同,最常見的錯誤是把GND漸層減光鏡與ND減光鏡混為一談,把GND與ND當作一樣的鏡片。GND與ND功能不一樣,GND只減低畫面裡亮部的光線用來降低反差;ND用來均勻地降低全部畫面的光線。![]() |
漸層減光鏡的基本樣式大致有三種:SOFT(軟式)、HARD(硬式)、REVERSE(反向)。GND漸層減光鏡有不同的樣式!不同的樣式應用於拍攝時不同的光線或地形環境,以發揮降低反差的功能。 |
![]() |
拍攝晨昏時,天空與地面常有很大的反差,使用相機直接拍攝照片,不是天空過亮就是地面過暗。原因是天空與地面亮度的差異超過相機感光元件或底片容許的寬容度,相機無法拍攝到如人眼所能看到的層次與細節。 |
GND 漸層減光鏡(半面減光鏡)的主用途與功能 : 降低明\暗反差,維持天空亮部與地景暗部同樣的曝光時間。
GND漸層減光鏡的樣式
風景攝影裡會有不同的光線與地形,於是漸層減光鏡發展出不同的樣式。漸層減光鏡上的標示的英文代號與數字都有它的意義:
Soft、Hard、Reverse是漸層減光鏡的漸層區的樣式。
樣式不同的GND主要是漸層分布區域設計不同。不同樣式的漸層鏡是用來應付不同的地形環境與不同的光線。
GND漸層減光鏡的減光程度由鏡片中間起一分而二,下半部是透明沒有減光功能,中間1/2起具有灰度開始往上減光,透過灰度區域與透明區域的控制,減少部分畫面的進光量,降低構圖畫面的反差!
![]() |
上圖代表SOFT、REVERSE漸層鏡不同的控光功能! 鏡片左邊黃色箭頭代表光線進入前(紅字1代表光線1),鏡片右邊數字代表光線通過鏡片後剩下的光量。 |
常見樣式大致有三種:SOFT(軟式)、HARD(硬式)、REVERSE(反向)。下圖是這三種漸層鏡的設計比較,把三種0.9漸層減光鏡的減光區域,按照減光能力加上顏色標示如下:

深紅色代表最深灰區,灰度0.9(減光能力三格)
正紅色代表次灰區,灰度0.6(減光能力兩格)
橘色代表過渡灰區,灰度0.3(減光能力一格)
透明區不減光,0代表全透明區(完全不減光)。
GND鏡片上標示的數字是代表鏡片最深區域的減光能力,用來降低不同的反差。用數字0.6、0.9、1.2表示漸層鏡最深區域的減光格數。有的品牌是用ND(數字)標示,如ND4、ND8、ND16。 鏡片的標示請參考:ND濾鏡數據對照表
如果構圖裡面明顯看出畫面一半明、一半暗而且交界處平坦,要降低反差,選用HARD。
鏡片上的 最深灰區用3表示、 中間次灰區用2表示、 過渡區用1表示,0代表全透明區。
把鏡頭會用到的面積以橘色圈◯標誌。
注意鏡頭會用到的區域以橘色圈◯,把橘色圈◯內最大的數字減去最小數字,就是這一片GND的控光能力。
左邊的SGND橘色圈◯區域,可以同時把透明區0與3、2、1同時納入鏡頭裡,橘色圈◯區域上方3、下方是0,3減0=3,就是全畫面有控制三格反差的能力。
中間的SGND實際使用橘色圈◯區域都是漸灰區,橘色圈◯區域上方2、下方是1,2減1=1,就是全畫面有控制一格反差的能力。實際發揮的功能就等於SOFT0.3,無法實現三格控光。
而右邊是市面80%以上的SGND,橘色圈◯區域上方2、下方是0,2減0=2,實際發揮的功能就等於SOFT0.6,就是全畫面有控制兩格反差的能力。橘色圈◯區域無法使最深區域與透明區域同時存在。把鏡片往下壓讓最深區域3進入畫面(橘色圈◯),次灰區1也會進入畫面下方,橘色圈◯區域上方3、下方是1,3減1=2,還是只有2格控光能力,無法實現三格控光。
反向GND\R.GND
R.GND是晨昏最常用到的鏡片,選購R.GND時要注意的中間1/2過度區的問題,注意過度區是否自然消失。市面許多的RGND過度區是一條線 " ⚊ " 或是兩條線 " ⚌ ",拍起來畫面出現不自然明暗分界、形成如黑卡搖不好的黑卡線,不符適合實際使用!
好的R.GND使用起來無黑卡線,拍攝畫面不會出現明暗界線!
![]() | |
選購RGND時注意過度區是否自然消失,市面許多的RGND過度區是一條線,拍起來往往是一條黑卡線,不適合實際使用! |
GND漸層減光鏡使用步驟:
- 先依照光線或地形與地景不同,選擇使用的樣式:SOFT、HARD或REVERSE。
- 按照不同的反差值選擇合適的漸層減光"格數":0.6、0.9、1.2。
- 調整鏡片在鏡頭的上下位置,即可在觀景窗或者LCD螢幕上看到鏡片發揮作用。
- 鏡片移動到適當位置時,反差消失、觀察不到鏡片的存在,即可拍攝照片。
到底該先買SOFT還是反向RGND
- 用拍攝時間來分別:拍攝晨昏、日出、日落正對著太陽時最常使用的是反向漸層鏡(REVERSE GND),其中以反向0.9與反向0.6最常用到。
- 多雲、陰天、日出後側光、日落前側順光或白天光線充足時最常使用SOFT 0.6!
- 如果以地貌來分別:拍攝海邊晨昏、高山雲海等,地平線明顯交界的可以選用反向漸層鏡(REVERSE GND)。
- 構圖裡有不規則突起地型、有突起柱狀物體、樹木或山體的時候,使用 SOFT 會較自然平順。使用 HARD、REVERSE 則可能會在突起物體所遮到的部分形成黑帶。
- 除了以上的選擇建議,拍人帶景時,盡量把人物構圖於下方透明處,避免造成拍攝出上半身黑暗而下半身明亮的狀況。
拍攝晨昏,反向GND(RGND)是必要的鏡片!建議第一片由反向 0.9入手,再來是反向0.6,最後是反向1.2。晨昏最常用反向0.9,當R0.9減光不夠時,就需選擇改用反向1.2;相對的!當R0.9減光太多,拍攝的照片天空太暗地面太亮時(照片天空亮度比地面暗),就得改用反向0.6。
漸層減光鏡的透光與反光
這幾年日益成熟的各項 GND 技術,已經有許多新的玻璃產品上市。低色偏高畫質以外還要具有高透光度加上低反光特性。使用真空蒸鍍技術,均勻鍍上減光膜或漸層膜,最後雙面鍍上防刮、防水、防油汙處理。透光與反光的影響
拍攝面對陽光題材的日出、日落,與光線正對面的題材時,低反光GND會減少許多反射現象(問題),當然各廠牌不同鏡頭、光圈葉片、CMOS表面的反光率也都會有影響!選擇高透光、低反光設計的漸層鏡,日出、日落拍攝不會產生不必要的炫光!
GND漸層鏡的尺寸、規格
75~85mm(85以下),100mm,120~130mm,150mm與175-180mm。其中最廣為泛用的是100mm規格!
鏡架寬度與鏡片寬度必須互相搭配使用,100mm規格的鏡架適用寬度100mm的鏡片,100mm的鏡架適用於鏡頭口徑小於95mm或86mm以下的鏡頭。
120~130mm近年來已經較少廠商生產。150mm與175-180mm的鏡架與鏡片,通常給鏡頭頭圍大於105mm,而且凸眼設計的廣角鏡頭的使用。
Nikon Z 14-24S Z-100鏡架 Nikon Z 14-24S 接環 ,
老蛙 12mm Z-100鏡架 laowa 12mm 接環,
Olympus 7-14mm Z-100鏡架 Olympus 7-14mm接環
...都可以放棄笨重的150mm鏡架與濾鏡,輕鬆使用100mm系統。
偏光鏡、減光鏡與漸層濾鏡三種濾鏡完美結合的濾鏡系統
HIGRACE Z-100鏡架是偏光、減光、漸層,完美結合的鏡架系統,便利投入CPL與ND系統、操作便利完全不漏光、、、、、 HIGRCE投入式鏡架系統,打破傳統,專為攝影而生:切合專業攝影需求!
- #一鏡萬用:所有的濾鏡只要透過接環轉接,即可以在不同鏡頭使用,省去重複投資鏡片。
- #特殊擴孔淘空設計、超廣角14mm不會有暗角。
- #專利設計!相互疊加功能,可以同時使用偏光、減光與漸層,便利組合發揮濾鏡所有功能。
- #專利快速投入設計,安裝與拆卸快速,輕鬆使用CPL與ND拍攝慢快門。
- #專利新型超廣角接環相容市面絕大多數廣角可裝濾鏡之超廣角鏡頭。
- 量身打造的"超薄接環"還可以增加鏡架旋轉角度!
- 增加對中化幅、大型相機的支援度
- #專利快速的磁吸系統:無論你用哪個品牌的方形濾鏡,只要尺寸是寬度 100mm厚度2mm的濾鏡都可以使用。
- #專利新型夾持與固定設計,可以穩固支持鏡片,不怕脫落問題!
- 95MM長焦接環,95口徑長焦大砲不用再買濾鏡。
- #特殊鏡頭專用接環,讓不能使用圓形濾鏡的鏡頭方便使用濾鏡。
- Zero GND 系統為超低色偏、超高畫質鏡片以外,還具有超低反光、抗反射的特性。Zero GND鏡片系統,對於強光題材、日出太陽日芒題材更有助益!鏡片保護框增加鏡片保護性。 其他廠牌方形濾鏡可以使用 : 鏡片磁吸保護框適用於所有品牌的標準尺寸方形濾鏡。
參考影片:Z-100鏡架系統解說
特殊鏡頭接環說明影片:NIKON Z 14-30S、CANON RF 15-35、86、95接環
世界首創:NIKON Z 14-30S與CANON RF 15-35可以同時使用CPL與ND加上漸層鏡毫無暗角!
NIKON Z14-30S、Z14-24S
Z-100 for SONY 14mm f1.8接環說明
Z-100 接環 for 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解說
- 何謂反差?
- 反差、何謂反差?動態範圍與反差的關係
- 該如何選擇適用的漸層減光鏡?
- 風景攝影:各種反差控制方法的比較
- 認識各式濾鏡
- 認識RGND反向漸層減光鏡
- 進一步認識CPL環形偏光鏡
- 認識GND漸層減光鏡
- 漸層減光鏡與鏡架系統對晨昏風景的幫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