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將在12/13晚間迎來極大期。    圖片來源:台北天文館(資料照)

12 月 4 日至12月 20 日間,地球已經進入雙子座流星雨的軌道中,雙子座流星雨來了,記得抬頭看看星空許願!

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在雙子座頭部的北河二附近,大約晚間7點時後靠近東方的位置升起。因此,上半夜朝向東方觀察,就有機會看見流星雨

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流星雨絕對是於 12 月 14 至 17 日登場的雙子座流星雨,根據氣象局的預報今年雙子座流星群極大期將發生在 12 月 14 日凌晨 1 時,每小時可觀測到 150 顆流星 ,而且整夜將不受月光影響,為今年觀測條件最佳的流星群!

中央氣象局表示,2020 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預計出現在 12 月 14 日,凌晨 1 時許輻射點到達天頂時,預估每小時最高有 150 顆的流星量;12 月 13 日入夜至隔天天亮前,搜尋無雲遮蔽的開闊天區,就有機會看到流星。 12 月 13 日晚間至 14 日極大期時間點,就是在軌道最中心的附近,預估下半夜可見數量會比較多。

 
雙子座流星雨與眾不同,它的流星體來自「第3200號小行星(3200 Phaethon)」,是目前唯一確認來源為小行星的流星群。
 

輻射點

塵埃粒子進入大氣的方向互相平行,但從地球人的視角來看,會覺得這些流星好像從同一個點發射出來(就像鐵軌明明平行,看起來卻像在遠方交會成一點),這個點就稱為「輻射點」。當流星雨達極大期時,輻射點離XX星座較近,就稱為XX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就位於雙子座頭部亮星「北河二」旁邊。

 

怎麼觀測流星?

帶張墊子、保暖衣物、暖暖包、宵夜,找個光害小又可以看見夜空的地方,直接躺下往夜空來等就行了。12 月 14 日凌晨 1 時許輻射點到達天頂時是最棒的時段,輻射點在天頂(夜空正上方)附近,四面八方都可能出現流星,可以不用守著雙子座的方向看,就有機會看到流星。

 

怎麼拍攝流星雨?

無光害的高山是觀賞與拍攝流星雨最佳的地方,合歡山、阿里山、新竹五峰山區等光害較少的山區都是極佳的觀測地點,台灣東部海邊無光害的海邊也適合觀測與拍攝。

拍攝裝備:

相機、腳架、快門線與廣角鏡是必備的裝備。雙子座流星雨出現在冬天夜裡,在高山與低溫環境拍攝鏡頭容易起霧,拭鏡布與鏡頭除霧帶是高山拍攝必要的設備。

鏡頭除霧帶除了防霧,還可以省卻您邊拍邊擦拭鏡頭的麻煩。讓您拍攝流星雨之外還可以輕鬆地欣賞流星雨。

 

星空600法則:快門速度 600 ÷135畫幅(全幅)等效焦距

拍攝星空是高ISO與慢快門曝光,由於地球自轉的緣故,曝光時間過久,星點會有移動與拉長的感覺。我們可以透過「星空600法則」公式,計算不同焦段鏡頭適合的快門速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星空600法則是指拍攝星空時以「600」這個數值為基準,換算各種焦段鏡頭所適合的快門速度(這個焦距以等效全幅焦距為準)。
以全畫幅相機裝置14mm超廣角鏡頭為例,600除以14mm鏡頭,換算結果是42.85秒;而16mm則是600除以16mm,其結果是37.5秒鐘的快門速度,餘此類推。只要小於這個數值的秒數即可有效防止星點因地球自轉,所造成的晃動與拉長。
 
如果想更好地控制像場邊角的星星拖曳拉線,可以應用400法則: 400 ÷焦距=快門速度。以16mm為例:400÷16=25,25秒的快門速度會讓畫面邊緣星點效果更好!
 

 拍攝小技巧:

  • 1.  對焦
    使用廣角鏡拍攝星空題材可以找尋15米外的光點(燈、車燈或人造光源)對焦,對焦完成切到手動對焦。或者在未天黑前,先找尋遠方的物體使用LCD liveview放大10倍,對焦到物體清晰後將鏡頭鎖焦。
    對焦完成後使用不沾紙膠帶將對焦環與鏡身貼住,如此可以避免構圖或操作相機與安裝除霧帶時移動到對焦環造成失焦。
    如果您的相機與鏡頭都沒有移焦的問題,廣角鏡最基本的對焦方法是把鏡頭表尺轉到無限遠的位置。


  • 2.鏡頭(廣角+大光圈的鏡頭)
    焦段的選擇越廣愈好,
    基本上16mm起最好!尤其12 月 14 日凌晨 1 時許輻射點到達天頂時,輻射點在天頂(夜空正上方)附近,東西南北四面八方都可能出現流星,無法預知流星由夜空哪裡劃過,使用8mm魚眼是不錯的選擇(如刊頭圖)。
    12 月 14 日凌晨 1 時許輻射點到達天頂時,輻射點在天頂,使用8mm全週魚眼往天空拍攝。    圖片來源:台北天文館(資料照)



    higrace鏡頭除霧帶也適用於廣角凸眼鏡頭

  • 3.電子快門線
    您無法預知流星何時劃過夜空,唯一的方法是對準夜空守株待兔,調整好參數設定後,使用電子快門線不斷的連續拍攝。

    星空銀河 與 星軌 的 基礎拍攝技巧


留言

熱門文章